云南省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暨2011年度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云南省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暨2011年度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會議認真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表彰2011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和個人,總結近年來我省科技改革發展成績,分析形勢任務,部署科技創新工作。會議強調,要不斷推進科技創新,增強發展能力,為云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秦光榮講話,并為2011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獎杰出貢獻獎獲得者馬洪琪授獎。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紀恒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副書記仇和主持會議。省政協主席羅正富出席會議。
秦光榮首先傳達了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劉延東國務委員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他說,這次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會議的重點任務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經濟與科技的結合,明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對于進一步貫徹落實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按照中央要求,緊密結合云南實際,堅持把科學技術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抓好科技創新和科技體制改革各項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
秦光榮指出,近年來,我省科技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云南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順利實施,科技創新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科技創新投入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科技創新成果大幅增加,科技支撐優勢產業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創新型云南建設成效明顯。但也要清醒認識到,我省科技基礎條件仍然薄弱,產業核心競爭力不突出,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能力不夠強,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不適應,科技創新政策環境不完善。推動云南科學發展,必須堅持把科技進步與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第一推動力;推動云南和諧發展,必須堅持科技面向民生、服務民生;推動云南跨越發展,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秦光榮強調,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深入推進創新型云南建設,必須確立一個主體、壯大一支隊伍、促進一個轉化、建設一個體系、健全一套政策、強化一個保障。一要切實確立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技術研發機構,支持企業參與政府科技項目,支持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好地服務企業,支持社會力量創辦創新型企業;二要切實壯大創新型人才隊伍,推動科技人員創業興業,加快完善人才激勵機制;三要切實促進科技成果在企業和創新園區轉化;四要切實加快云南特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科技創新,推進創新型園區建設,構建符合省情實際的科技創新基礎平臺體系;五要切實健全科技創新投融資政策,加快完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體系;六要切實強化組織領導保障,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協調配合,營造環境、督促檢查,不斷推進我省科技創新水平邁上新臺階。
李紀恒強調,要認真學習落實中央部署,緊密結合云南實際,堅持把科技與?濟緊密結合作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著力打破“瓶頸”制約、抓好關鍵環節,在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產業發展上下功夫,在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上下功夫,在創新創業平臺建設上下功夫,在科技金融有效對接上下功夫,在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上下功夫,在提升科技管理科學化水平上下功夫,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引領我省經濟社會走上創新驅動發展的軌道。
李江、張田欣、曹建方、辛維光、劉維佳、趙金、李培、晏友瓊、楊保建、劉平、和段琪、顧伯平、崔毅、王海亮、丁紹祥、周俊、黃潤乾出席會議。
2011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獎授獎193項(人)。其中,授予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洪琪杰出貢獻獎,獎金300萬元;授予“早期動物輻射與演化澄江化石系統生物學研究”等29項自然科學獎;授予“黃磷尾氣催化凈化關鍵技術”等6項技術發明獎;授予“低緯高原地區(云南)天然藥物資源野外調查及研究開發”等157項科學技術進步獎。
2011年度省科學技術獎亮點榜單
突出貢獻獎
馬洪琪:水電站開發有利有弊
工作場地上轉一圈,和技術工人說說話??這些就是馬洪琪工程院院士最主要的“業余生活”?!拔液芟矚g打橋牌,歌唱得也不錯,不過40歲以后這些愛好都丟了?!睂τ隈R洪琪院士來說,工作就是最大的愛好。
“我看到修建水庫大壩的地方,從貧困山村變成燈火輝煌的城市,很有成就感?!痹隈R洪琪看來,每一項工程都是他自己的一件作品。不過修建水電站在環境保護方面備受爭議。在接受采訪時,馬洪琪也坦然承認修建水電站帶來的不利影響,不過,他也提出了消除影響的措施。
馬洪琪說,修建水電站的不利影響是修建大壩會形成水庫,淹沒水生植物,阻斷魚類回游路徑。不過,可以通過在大壩旁設置一條魚道,就可以拯救魚類。
“修建水電站也是有好處的”,馬洪琪說。水庫周圍的植被會變好,還能起到防洪的作用;同時,水電是可再生資源,節能減排效果很好。
馬洪琪透露,當前他的一大奮斗目標是,5—10年內帶領團隊攻克3座世界第一:如美、古水和黃登。
自然科學特等獎
澄江化石研究揭示早期動物演化史
今年7月,澄江化石地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與國際古生物協會副主席侯先光和他負責的《早期動物輻射與演化澄江化石系統生物江研究》密不可分。
自2002年以來,基于不同動物類型和物種的新發現和新標本,侯先光和他的同事對澄江化石進行了系統生物學研究,探索了節肢、鰓曳、疑難動物等的演化,發現并首次揭示了動物復雜的集體行為,在世界上首次報道了對多射珊瑚類軟組織研究,為揭示早期動物輻射特征和起源奠定了基礎,為全面揭示澄江動物化石群的科學意義和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特征作出了重要貢獻。
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云南天然藥物今后有了“資源家底”
這是一個歷時12年,行程超過40萬公里的調研。項目首次對我國低緯高原(云南)藥用植物資源本底進行的最大規模的野外實地調查和研究,共拍攝照片16萬張,采集標本5萬多份。編撰成冊的《云南天然藥物圖鑒》,是我省首本系統介紹云南藥用植物的彩色圖譜,它的出現,不僅填補了云南沒有天然藥物資源圖譜的空白,還使長期家底不清、無序利用的云南天然藥物研發從此有了科學依據。同時,還首次建成4012種低緯高原地區(云南)天然藥物資源共享數據庫和70種重要天然藥物共享信息數據庫。
項目研究成果應用顯示,直接經濟效益累計新增產值4億元,通過組織特產藥材專業委員會吸收藥材種植戶,有力促進了地區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藥農增收,產生間接經濟效益達10億元以上。
科技發明一等獎
黃磷尾氣凈化實現產值近3億元
如何凈化利用黃磷尾氣一直是制約磷化工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瓶頸問題。由昆明理工大學創新團隊研發的催化凈化關鍵技術,使黃磷尾氣得到了有效利用,僅去年利用該成果回收凈化的黃磷尾氣就占了當年全國黃磷尾氣排放量的18%。
該技術成果開發了黃磷尾氣制取碳一化工原料氣、材料制備燃氣等4種工藝裝備,每萬噸黃磷可降低成本1300-1400萬元,減排二氧化碳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0.4萬噸。目前,該成果關鍵技術已實現工業化,高效凈化后的黃磷分別在宣威磷電有限責任公司、攀枝花釩鈦工業園區等公司運用。項目實施以來,已處理黃磷尾氣5.6億方,實現產值2.66億元。
云南科技發展勢頭強勁
全省創新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至2011年,引進海內外高端科技人才51人,選拔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667人,省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對象達到410人,培育創新團隊72個??萍紕撔峦度肓Χ瘸掷m加大,2009年全省科技投入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成為了西部地區第三個科技?費超百億的省份??萍紕撔缕脚_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至2011年,建成省級重點實驗室3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6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99個,國家級和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17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2個??萍紕撔鲁晒蠓黾?,“十一五”期間,全省納入登記的科技成果累計3400余項,吳征鎰院士榮獲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37項具有全國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獎勵??萍贾蝺瀯莓a業發展能力不斷提升,自主培育、推廣種植了一大批糧?作物品種,花卉新品種數和種類居全國第一,有色金屬及稀有貴金屬采、選、冶技術和產業規模進入全國先進行列,煙草、精密機械制造、物流自動化設備等領域的技術水平保持全國領先地位。
科技已成為支撐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因此,云南確立了“十二五”期間科技創新的奮斗目標,包括力爭到“十二五”末,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和增加值實現·番,到2020年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建成100家院士專家工作站,引進高端科技人才50名;到2020年實現全社會研發經費占GDP比重達2%以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