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是滇東南的一顆璀璨明珠,歷史悠久,淵源流長,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是句町國的故地。從現有發現、出土、鑒定的文物、古跡、化石、墓葬、碑刻、生產、生活用具等,特別是龍脖山洞、余家巖洞、平豐村銅木梨洞出土原始人群使用過的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狀器等證明,5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在廣南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
    在古代鐵皮石斛主要用于養血滋陰、益氣活血、清補五臟、平衡陰陽、氣血舒暢、提高機體生理,而廣南人民使用和栽培鐵皮石斛也是基于對這一奇特功效的認識和開發。
    鐵皮石斛使用的文字記載最早于一千多年前的道家醫學經典《道藏》將鐵皮石斛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評價鐵皮石斛“強陰益精,厚腸胃,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益智除驚,輕身延年”;民間稱其為“救命仙草”。

    宋朝蘇頌等在1020年-1101年《本草圖經》中載:“石斛,今荊、湖、川、廣州郡及溫、臺州亦有之,以廣南者為佳?!睋V南府志記載,從明朝起廣南鐵皮石斛就開始外銷,民國時期本地商人將鐵皮石斛鮮草運銷滬、杭等地,并在上世紀30年代,用鐵皮石斛加工制成“西楓斗”(也稱耳環石斛),用于戲劇、歌唱演員保護咽喉嗓子,暢銷國內外,并成為地方名優特色產品,廣泛銷往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廣南也因加工生產“西楓斗”而著名,并成為“西楓斗”的傳統產地,在我國東南沿海各省和東南亞國家享有盛譽,擁有很大的市場容量。廣南的鐵皮石斛因生長環境和品質優于全國的其他地區而聞名,加工生產的“西楓斗”更是因為獨特的加工工藝和質量聞名海內外,廣南是“西楓斗”的傳統產地和加工地,廣南鐵皮石斛在我國東南沿海各省和東南亞國家享有盛譽,擁有很大的市場需求量。
    1985年,在省科委的支持下,廣南縣科委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進行了“鐵皮石斛家種研究試驗”,鐵皮石斛種苗繁殖和自然環境寄生栽培均獲得成功,生長良好,于1995年該成果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昆明植物研究所連守臣教授為第一獲獎者)。
    20世紀初,在廣南逐漸形成一套鐵皮石斛加工制成“西楓斗”的傳統工藝,該工藝正申請國家專利。長期以來傳統的“西楓斗”加工方法和技術沒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目前已基本失傳,廣南作為鐵皮石斛的原產地當前也僅存二位熟練“西楓斗”加工技術的老藥工。
    保存和改進“西楓斗”這一傳統加工工藝已成為當前產業發展十分緊迫的任務和瓶頸。1991年6月,由云南省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廣南縣脫貧致富總體規劃領導小組將發鐵皮石斛產業列入《廣南縣脫貧致富總體規劃》。2003年1月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云南農業新技術手冊》將鐵皮石斛種植技術列入云南省農業新技術。說明云南是我國鐵皮石斛發源較早的地區之一,而廣南是鐵皮石斛的原產地。
    有“藥中黃金”之譽的鐵皮石斛是藥農眼里的黃金,雖然采挖非常困難,但一旦被藥農發現,就如一個淘金者發現了金礦一般。石斛之“斛”,為古代最大容積單位,一斛可裝十斗米,鐵皮石斛的身價由此可見一斑。解放前,山多地少的山區人民生活十分貧困,村人無錢買藥,多靠仙草——野生鐵皮石斛來治療各種疑難雜癥,采集仙草也是主要的謀生手段。
    研究表明:鐵皮石斛及其加工品楓斗具有增加免疫力、消除腫瘤、抑制癌癥作用,對消除聲帶疲勞,恢復嗓音也有特殊療效。七十年代中期,楓斗響譽上海灘和東南亞,被有錢人作為養生極品。一九七零年,周恩來總理當時送給正在患病中的越南共產黨總書記胡志明的珍貴禮物就是鐵皮石斛。我國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也是常煎服鐵皮石斛當茶飲來護嗓養生,永葆藝術青春。

石斛屬于氣生蘭科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名貴中藥,分別為:環草石斛,鐵皮石斛,馬鞭石斛,黃草石斛和金釵石斛。鐵皮又稱黑節草,是著名的“霍山石斛”原植物之一,被認為是石斛中的上品,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防治早期癌癥的作用。
    鐵皮石斛對生長環境和氣候條件要求十分苛刻,它生長于海拔500至100米,溫9-12℃,在無霜多霧,年降雨量為1100-1500毫米的常綠闊葉林中及石灰巖上。目前鐵皮石斛的野生資源已日趨減少,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楓斗是用石斛屬富含粘液質植物的一些細莖經過烘焙,使之軟化,除去葉鞘,搓成條形或卷曲成緊密、疏松團狀、彈簧狀等,后者狀似耳環,故又稱耳環石斛或耳環斗。
    在我國華東、華南的一些大城市,特別在香港、臺灣以及日本、東南亞一帶普遍認為是一種高檔保健飲品。位居“中華九大仙草”之首的鐵皮石斛在云南廣南縣老百姓稱之為“黑節草”、“救命仙草”。據《壯鄉廣南》記載:葉劍英元帥、楊成武上將先后通過有關部門指名購買廣南西楓斗,事后當時的云南省委書記安平生曾專程到廣南縣視察西楓斗的生產加工情況,希望發展生產。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鐵皮石斛的研究也隨之深入,人工栽培研究、組培快繁技術、藥材性狀鑒別和儲藏研究、化學成分及其分析技術研究、藥理制劑和臨床研究等均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組培種苗快繁技術已基本過關,練苗和移栽的濕度、光照和溫度、基質也已解決,到了“十二五”期間,鐵皮石斛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是廣南縣委、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實施“生物經濟強國”和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云南實施我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文山建設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東盟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文山.中國中藥生物谷”等重大戰略機遇,把鐵皮石斛開發列為廣南縣的重點建設項目發展,對鐵皮石斛的生產、加工、銷售進行行業管理,進一步提出“做強做大”鐵皮石斛產業的發展思路,明確了發展目標,制定了發展規劃,找準工作重點,提出了具體措施,并及時成立了南草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進行規范化管理和運作,以全新的面貌步入市場競爭行列,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科技+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

    廣南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國家提出“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治理扶持政策”、省委、省政府“綠色經濟強省”和州委、州政府先后制定出臺《廣南縣野生鐵皮石斛保護管理辦法》、《廣南縣野生鐵皮石斛種植獎勵辦法》,為進一步加快鐵皮石斛產業發展步伐,縣委、縣政府正有序開展廣南縣“鐵皮石斛”、“西楓斗”2個證明商標和廣南縣“鐵皮石斛”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等申報工作。

 

 

 

Copyright ? 云南省花卉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12006006號-1 Email:1486151254@qq.com
地址:昆明官渡區世紀金源國際商務中心3號樓21A 聯系電話:0871-67372469
網站建設技術支持:昆明天度網絡公司

滇公網安備53011102001215號

欧美一级黄色网站